Good evironment is served here,we have Chinese staffs and cooks
发酵液外观
正常:澄清或均一浑浊(与菌种特性相关)。
染菌:出现异常颜色(如红色、绿色、黑色)、分层、悬浮颗粒或大量泡沫。
气味变化
正常发酵气味(如酒精、酸味)变为腐臭味或霉味。
pH异常波动:非正常代谢导致的pH骤升或骤降(如细菌污染可能产酸或产碱)。
溶氧(DO)异常:染菌后耗氧量突变(如酵母污染导致DO急速下降)。
产物产量下降:目标产物(如抗生素、酶)显著低于预期。
镜检
取样发酵液,染色(如革兰氏染色)后显微镜观察,发现非目标菌形态(如杆菌、球菌混入酵母培养)。
平板培养
将样品接种至非选择性培养基(如LB琼脂)和选择性培养基(如PDA培养基),37℃和28℃分别培养24-48小时,观察杂菌菌落。
PCR扩增16S rRNA(细菌)或ITS序列(真菌),测序比对数据库确认污染菌种。
立即终止发酵
关闭搅拌、停止通气,避免污染物扩散。
记录染菌时间、现象及操作参数,供后续分析。
灭活与清理
污染液高温灭菌(121℃, 30分钟),罐体彻底CIP清洗(1% NaOH + 0.1% SDS循环清洗)。
隔离污染批次
标记污染罐体,暂停使用直至完成全面排查。
可能原因
灭菌温度/时间不足(如未达到121℃或维持时间<20分钟)。
设备死角(如电极接口、取样阀)残留生物膜。
解决方法
使用生物指示剂(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片)验证灭菌效果。
拆卸清洗死角,延长灭菌时间至30分钟,确保蒸汽穿透所有管路。
接种、取样或补料时未严格无菌操作。
操作环境洁净度不达标(如超净台紫外灭菌不足)。
规范操作流程:火焰封口、穿戴无菌手套/口罩、限制开罐时间。
定期检测操作台沉降菌(暴露琼脂平板≤3 CFU/30分钟为合格)。
空气滤芯破损、罐体密封不严或管路渗漏。
冷却水系统污染(如循环水含真菌孢子)。
更换0.22μm疏水性空气滤芯,保压测试罐体气密性(0.12MPa维持30分钟无泄漏)。
冷却水添加0.02%次氯酸钠抑菌,定期更换水源。
种子液携带耐热芽孢或真菌孢子。
培养基灭菌后二次污染(如储存不当)。
种子液预过滤(0.22μm滤膜)或添加抗生素(如50μg/mL卡那霉素)。
培养基分装后灭菌,储存时密封避光。
实验室空气含菌量高(如通风系统污染)。
设备周围卫生差(如残留发酵液滋生杂菌)。
安装HEPA空气过滤器,定期熏蒸消毒(过氧化氢雾化)。
每日清洁设备表面,使用75%乙醇或3%过氧化氢擦拭。
标准化操作流程(SOP)
制定灭菌、接种、取样等操作规范,定期培训考核人员。
设备维护计划
每月更换空气滤芯,每季度校准传感器(pH、DO、温度)。
环境监控
每周检测空气沉降菌、设备表面微生物(接触碟法)。
工艺优化
对敏感菌种添加选择性抑制剂(如0.1%山梨酸钾抑制真菌)。
案例1:某发酵罐连续3批染革兰氏阴性菌
原因:补料管路灭菌不彻底,内部残留生物膜。
解决:拆卸管路,超声波清洗后1% NaOH浸泡2小时,污染率从15%降至0.3%。
案例2:真菌污染导致发酵液变红
原因:空气过滤器受潮滋生红曲霉。
解决:更换一次性滤芯,灭菌后60℃烘干2小时,彻底杜绝污染。
公司地点:北京市房山区长阳万兴路86号
联系电话:4000345881
邮箱:jdjm17@aliyun.com